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学论稿
释义
文学论稿

当代文学理论论著。巴人著。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6月出版,多次再版;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1959年版本再版,累计印数达20万册以上。本书前身是《文学读本》和《文学读本续编》,先后于1940年5月和11月由上海珠林出版社初版,后多次再版。建国后,为适应社会需要,将两书合订为一本,更名为《文学初步》,1950年由海燕书店和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多次再版。1954年又全面改写《文学初步》,除了保存原书的基本观点、体系和大部分材料外,进行“改柱换梁的加工翻造”,篇幅由原来的20万字扩充到60万字,并更名为《文学论稿》,出版后被不少高等学校选作文艺理论教科书。

本书的纲要,作者说,“大致取之于苏联维诺格拉多夫的《新文学教程》。因为在他提出的各项问题,确是最基本的问题。然而我或者把它扩大,或者把它缩小,而充实以中国的内容。”《论稿》由4篇组成。第一篇为“文学的社会基础”,阐述文学是怎样产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文学的关系,以及文学与其他社会观念形态的关系。第二篇为“文学的本质”,阐述无产阶级的美学观点、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文学的思想性、阶级性、人民性、民族性等;文学的本质特征,包括文学是语言艺术及其形象性、典型性等。第三篇为“文学的创造”,阐述创作的准备,诸如认定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加强作家自身的思想改造等;创作的实践,包括主题的选择、题材的组织、公式化概念化的克服,以及故事与结构等等。第四篇为“文学的形态”,阐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特征,中国文学的民族特征及其发展;文学的风格与流派,如作品的语言风格、时代风格、新风格的创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文学的流派及创作方法,包括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征等。

除了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未曾专门论及外,本书包括了以后出版的各科文艺学教科书所论及的基本内容。全书贯串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能辩证地分析各种文艺问题、评价各种文艺现象,材料丰富,说理透辟,赢得了读者的普遍好评。《论稿》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著作。它的前身《文学读本》,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出版的几十种文艺学教科书中,是一部最为系统、最有影响的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文艺问题的论著;由此改写成的《文学论稿》,则是解放后,中国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教材的奠基作,不仅出版最早,而且对以后集体编写教材也有过重要影响。

蒋国忠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1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