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张资平
释义
张资平1893—1959

现代作家。原名张星仪、又名张声。广东梅县人。1906年春,进广益中西学堂读书,1909年夏毕业。1910年春,进东山师范读书。9月,考入高等警官学校。1912年,高警未毕业,即考取官费留日学生。赴日后,先后就读于同文书院、第一高等学校。1914年进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在上述学校攻读期间,他阅读了许多日本和欧美小说,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他的短篇处女作《约檀河之水》就是在第一高等学校读书时写的。小说以哀苦的抒情之笔,表达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却在皈依基督中磨平追求的棱角。1919年开始写《冲积期化石》,1921年完稿。这部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带有自传性,卷首题词标明是献给作者亡父的。它对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界、政治界和家庭制度的弊端有所针砭,对贫苦学生的求学生活深表同情,带有一定的民主倾向。1921年7月,与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共同发起组织创造社。1922年3月发表了短篇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倾向。1922年,由日本回国,不久,脱离创造社。曾应聘赴武昌任第四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两年后,辞职到上海专事创作。写了短篇小说《约伯之泪》。1928年,创办乐群书店与《乐群月刊》,自任主编。1932年,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时代与爱的歧路》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连载,后因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而中断创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成为汉奸文人。他一生创作出版有小说集30多部。早期作品大都是描写中国留学生的苦闷生活及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回国后,其作品以描写男女性爱为主题,有过多的色情描写,由于他热衷于描写三角恋角,被称为“三角恋爱小说作家”。他的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爱的焦点》、《雪的除夕》、《不平衡的偶力》、《蔻拉梭》;中长篇小说《飞絮》、《苔莉》、《长途》、《柘榴花》、《上帝的儿女们》、《明珠与黑炭》、《时代与爱的歧路》、《新红A字》等。此外,还有译作《文艺新论》(日本的藤森成吉)和译作小说《衬衣》(日本的加能作次郎);专著《欧洲文学史纲》以及《资平自传》等。

曾冬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0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3: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