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吴肃公
释义
吴肃公1626—1699

明末清初学者、散文家。字雨若,号晴岩,又号逸鸿。宣城(今属安徽)人。明末诸生,入清后不事进取,以卖字行医、设馆授徒维持生活。身有废疾,且多疾病,仍著述不已。好治经学,著有《易问》、《大学述》等,人称其治学“探源经术,贯穿古今”。他的散文多为志传序文,其中多记明末清初之人事,对不事新朝、保持气节的明遗民的言论事迹加以记载表彰,文笔简炼、凝重。其《宋遗民四先生诗序》说:“宋之天下亡于蒙古,而人心不与之俱亡”,可见他的心志怀抱。亦能诗,诗风清淡含蓄,诗中每遥寄兴亡之感,抒发心志,如《感怀》:“京华去我久,所乐非穷通。桑竹垂余阴,山河满目中。数斟已复醉,赋诗颇能工。结庐在人境,何必升华嵩”。著有《街南文集》20卷,续集7卷及诗集《律陶》1卷。

丁夏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3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