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晗 |
释义 | 吴晗1909—1969 现、当代作家、历史学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曾用笔名刘勉之、赵彦等。浙江义乌人。幼时勤奋好学,11岁时就通读了《资治通鉴》。 1922年到金华读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28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在听胡适的《中国文化史》课期间,写了《西汉经济状况》一文,得到胡适的赏识。1930年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日文编考部当馆员时,编成《胡应麟年谱》,是他的第一部有关明史的著作。1931年被清华大学史学系破格录取。从此,他便按胡适的指点,要把自己训练成一个能整理明代史料的学者。在清华大学攻读期间,先后担任过《清华周刊》、《文学季刊》等刊物的编辑工作。1934年8月毕业后,留该校历史系任助教,讲授《明史》和《明代社会》课。他在研究明史过程中,发现清修明史,从14世纪到17世纪中期的建州史实,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成了空白点。后来,他从《朝鲜李朝实录》中抄下了3百多万字的有关资料,为这段历史作了补白。1937年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授。1940年转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这期间,他写了在历史科学方面的代表作《朱元璋传》以及大量杂文(后整理成《投枪集》出版)。新中国成立后,他以军代表的身份参加接管清华大学,并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和北京市副市长等职。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8年起,在他倡议和主持下,编写了《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中国历史常识问题》、《地理小丛书》、《语文小丛书》等。1961年应《前线》杂志之约,和邓拓、廖沫沙为《三家村札记》专栏写杂文。1959年至1961年间,创作了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骇人听闻的迫害下被搞得家破人亡。1978年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昭雪。他的著作还有《春天集》、《灯下集》、《学习集》、《史事与人物》和《海瑞的故事》等。 曾冬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43页. |
随便看 |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