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元诗选
释义
元诗选

元诗总集。清顾嗣立选编。全书共分为3集。初集刊行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卷首有宋荦序及顾嗣立自撰《元诗选凡例》,共收入100位诗人(还有16人附见于有关诗人之后)的诗作。二集刊行于康熙四十一年,卷首有顾嗣立序,共收入100位诗人(还有7人附见于有关诗人之后)。三集刊行于康熙五十九年,共收入100位诗人(还有17人附见于有关诗人之后)。上述3集,每集又按天干顺序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等9集(三集当中无丁集)。据顾嗣立在《凡例》中自叙编辑宗旨:特仿《中州集》之例,每集拟分为10集,凡有全稿的诗人分编入甲—辛集中,方外、闺秀自为壬集,没有专集行世,由顾嗣立辑选的诗人统编为癸集。现存的《元诗选》初、二、三集中均无癸集,顾嗣立去世后另有《元诗选癸集》行世。

顾嗣立所编《元诗选》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大、内容最全面的一部元诗总集。他以个人之力,花费数十年时间,搜阅元人文集多达300余家,并从中选录了数万首诗,为研究元代诗歌作出了难以替代的贡献。顾嗣立见到的有些元人诗集,到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仅距几十年就已遍觅而不见传本,比如郑洪的《素轩集》、释宗衍的《碧山堂集》等,都已亡佚,如今要研究这些诗人及其作品,只能依据《元诗选》了。另外,顾嗣立还为所收的每位诗人写有1篇小传,除了介绍其生平事迹,还对其诗作作了品评。他的许多见解相当精辟,由于他是阅读元诗最全面的人,所以他的意见不容忽视。他所写的这300余篇小传,可以看作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元代诗史。正因为它有以上特点,所以自《元诗选》一问世,就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著名诗评家王士禛、翁方纲等人都曾指出它“甚有雅裁”、“体裁洁净”等优点,并受到广泛的欢迎。当然,从它问世起,也不断有人提出质疑或批评的意见。

不管怎么说,《元诗选》毕竟是以个人之力完成的巨著,由于资料、能力、水平等种种限制,它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去取不尽妥当。比如前人曾批评顾嗣立不应将元好问编入初集,这还只是一个尺度问题。一般说来,初集所收的的确都有原集可据,但二、三集就不尽如此。比如他把《河汾诸老诗集》所收入的麻革、张宇等人的诗,分题为《贻溪集》、《石泉集》等,编入二集,以充百家之目。又如仅据《草堂雅集》就编入了顾盟的《仲赘集》、郑守仁的《蒙泉集》等集。另外,去取尚有疏漏之处。比方把宋人之诗误作贯云石诗,收于《酸斋集》之中。再有,还存在一些编辑工作的失误。顾嗣立在其《寒厅诗话》中曾说,他编《元诗选》时充分利用了时人金侃的抄本。以《金台集》为例。以今存金侃抄本《金台集》与《元诗选》所收相比,可确知是录自金抄本,但《元诗选》行文中若干处异文,在金抄本中根本不是异文,而是抄误之后的改正字。再如《元诗选》中墨钉一般为原刊本缺失(也有属于空出“胡”、“虏”一类犯讳之字的),既为选本,原本缺字较多的诗本可以不必收入。尽管如此,《元诗选》仍是研究元诗不可不备的主要资料。

《元诗选》的版本,只有清康熙时顾氏秀野草堂原刊本,此后没有翻刻、重编等其他版本。中华书局自1985年起,陆续把《元诗选》全部校点问世,由柴剑虹任责任编辑。校点铅印本的出版,为元诗、元史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之颇受欢迎。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0-50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