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元和体
释义
元和体

古代文学术语。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标举唐代诗歌风气的演变,“以时而论”,分为5体,“元和体”是其中之一。在唐代诗歌史上,“元和体”这一名称有广狭两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元和体”是指唐宪宗元和(806—820)年间,诗人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擅长的诗歌体裁。《新唐书·元稹传》:“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天下传讽,号为‘元和体’。”根据文学史家的研究,这种元和体裁是指元白2人所擅长的长篇排律。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诗自注说:“众称元、白为千字律诗,或号元和格。”元稹《上令狐相公启》说:“居易雅能为诗,就中爱驱驾文字,穷极声韵,或为千言,或为五百言律诗,以相投寄。小生自审不能以过之,往往戏排旧韵,别创新词,名为相韵相酬,盖欲以难相挑耳。江湖间为诗者,复相仿效,力或不足,则至于颠倒语言,重复首尾,韵同意等,不异前篇,亦自谓为‘元和诗体’。”由元、白的自叙可知,所谓“元和体”、是指包括那些仿效者所作在内的长篇排律。此外,元稹在《上令狐相公启》中又讲道,他自己于“杯酒光景间,屡为小碎篇章”,这些诗作也被“江湖间多新进小生”所仿效,“皆目为元和诗体”。以上是所谓狭义的元和体。这种诗体的特点,见“长庆体”条。广义的元和体则是指元、白以后诗坛上出现的摹拟元和时代诗人,包括摹拟韩愈、孟郊等人诗文创作的文学风气。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说:“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和体’。”照李肇的说法,则元和体差不多成了中唐元和以后诗歌的总名词。所以,一般的所谓“元和体”,都是采取狭义的含义。

韩小默;薛天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