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
释义 |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nbsp; 现代文学论文。鲁迅作。初载上海《文学导报》1931年10月23日第1卷第6、7期合刊。署名晏敖。文章指出中国有一种鹰犬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最重要的奴才敲的锣鼓。这种奴才一面靠着帝国主义,一面利用本国的传统力量,来攻击反对帝国主义、反对统治者的人民。鹰犬派文学的口号不同,有“艺术至上主义”、“国粹主义”、“民族主义”、“为人类的艺术”,但实质一样,其中最卖力的是民族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的作者“原是上海滩上久已沉沉浮浮的流尸,本来散见于各处的,但经风浪一吹,就漂集一处,形成一个堆积,又因为各个本身的腐烂,就发出较浓厚的恶臭来了”。他们看到无产阶级将创造新的文化,扫除旧的污秽,就同主人一起做一番最后的挣扎。但他们将只能尽送葬的任务。待到无产阶级的风涛怒吼起来刷洗山河的时候,才能脱出沉滞猥劣和腐烂的运命。这是鲁迅对当时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的有力抨击。 冯志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6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