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死不着”的后代们
释义
“死不着”的后代们

当代诗集。张志民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初版。本集收诗人1983年至1984年的诗作88首。其中16首辑入《张志民诗选》里。全书分4辑。第一辑“‘死不着’的后代们17首;第二辑“手足口小唱”24首;第三辑“大西南恋歌”27首;第四辑“访罗诗简”20首。卷末有作者的《诗外的话》。诗中展现了变革中的农村新貌和新一代农民在经济上,精神上的解放。

《“死不着”的后代们》是《死不着》的续篇,真实地反映了新时期的农民在观念和道德标准等方面发生着悖逆“常规”的深刻变化。当年的“死不着”以“分给我三间大北房,/河套里五亩黑土地”为满足,而他的“后代们”却一有摩托,二买“小面包”,三要逛京城,当年的“死不着”穿着带血斑的“翻身衣”,而他的“后代们”却盖起了二层的小楼房,还内设客厅;当年的“死不着”在贫困中挣扎,却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他的“后代们”敢于砸碎“祖传的马勺儿祖传的锅”,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和追求。“死不着”家族的庭院里,也有的人囿于“过去”而墨守陈规。当“包田、包山、包鸡场”、“庄稼人的日子要重新过”的时候,兄弟俩发生了思想交锋和心灵冲突,只好“分家各自干”。老二揭了“招贤榜”,承包了养鸡场,在事业上大展宏图,创造了“九万八”的产值,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带头人;老大也解除了因袭的思想负担,迈开了脚步。改革的浪潮,使农村经历着“冬去春来人换运”的历史转折。《春的气息》、《炮仗噼啪》、《景村》、《看瓜嫂子》、《爹娘报账》、《待嫁女儿》、《访永丰乡》等诗篇,反映了80年代中国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辑中的《新春打油》、《手足口小唱》、《拆》、《致曹雪芹先生》、《朋友,燃起你那颗心!》、《明天,即将临盆》等篇,歌唱农村的改革生活。《起飞吧,中国!》一诗向祖国发出了热忱的呼唤。《时代的强者》一诗欢呼祖国“向着我们的明天,/飞翔,飞翔!”第三辑中的《大西南恋歌》、《十九岁》、《昆明一条路》、《苗女》、《彝家汉子》、《成昆铁路》、《老爹上镇》、《过葛洲坝》等诗,反映了新时期祖国大西南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新的精神风貌。第四辑“访罗诗简”系诗人访罗马尼亚后写的组诗,歌颂中罗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赞美罗马尼亚的美丽风光。该诗集于1985年获北京市建国35周年优秀作品奖。

屈家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1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