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吴与弼
释义
吴与弼1391—1469

明代诗文作家,哲学家。字子傅,号康斋。崇仁(今属江西)人。永乐七年(1409)赴南京省亲,从学于杨溥,在他父亲任所,获读朱熹所编的《伊洛渊源录》。自谓读后,“睹道统一脉之传,不觉心醉’,自此立志习学理学,发愤读书。天顺二年(1458),以荐征至北京,拜左春坊左谕德,仅是辅导太子读书,故辞谢未就。归途中,绕道至闽拜朱熹墓。归里后,以读书授徒终老。著有《康斋集》。他因替权臣石亨的年谱作序和急于求名,颇受时人非议。四库馆臣对其人品及理学、诗文成就,评论说:“与弼出处之间,物论颇有异同,然其学能兼采朱、陆之长,刻苦自立,及门弟子陈献章,得其静观涵养,遂开白沙之宗,胡居仁得其笃志立行,遂启余干之学,其功未可尽没。其诗文亦皆淳实近理,又不得以其急于行道,躁于求名,遂并其书而诋之也。”《四库全书总目》)他的一些小诗,颇有情致,如《秋晚》:“风来夜枕寒,云宿晓窗雨。旅思共秋生,遥思故山侣。”一些述理诗,也写得较为形象、生动,如说明“静观”工夫的诗作:“雨滴空阶响,灯悬净壁明。掩书人独坐,性达正惺惺。”(《夜坐》)读来也不枯燥。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0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