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方之
释义
方之1930—1979

当代作家。原名韩建国。出生于南京、祖藉湖南省湘潭县。抗日战争时期,全家到湖南农村避难。父亲 一度失业在家,教方之作文。方之从事文学创作,最初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抗日战争结束,全家重返南京。他在南京市第一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加入了地下共产党。南京解放那年,方之19岁,高中毕业,组织上让他到大学读书,他要求直接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到1955年,先后担任过南京市郊燕子矶区、汤山区、栖霞区团委书记,南京市团委宣传部长,大部分时间泡在农村里,搞土地改革,搞青年团工作,搞互助合作化,生活在农民中间,如鱼得水。他热情奔放地创作了《兄弟团圆》、《组长和女婿》、《乡长买笔》、《在泉边》等短篇小说。1955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5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泉边》。同年他创作了反映农村合作化高潮的中篇小说《浪头和石头》(195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57年他因与高晓声、陆文夫等创办《探求者》文学刊物,遭到错误的批判和处理。在困难时期,他写了《岁交春》、《出山》、等短篇小说,还与叶之诚合作写了3幕8场话剧《江心》,表达了克服困难的主题。“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几乎致死。进入新时期他创作了《阁楼上》、《内奸》(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揭露文化革命和极左路线毒害人的短篇小说。他主张搞“防癌文学”,除《内奸》外,还构思了10来个中,短篇小说,可惜未能如愿,终因肝癌医治无效,于 1979年10月22日在南京逝世。巴金在《悼方之同志》一文中说:“ 二十二年的遭遇并没有扑灭他的心灵之火,他至今还在‘探求’,他始终不曾忘记作为作家他有什么样的责任。他的小说正如他一位朋友所说是‘ 一团火,一把剑’。”

方之的主要作品选编在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之作品选》中。

顾植夫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5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9: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