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新诗1
释义
新诗1

现代文学体裁。指“五四”后兴起的,异于旧诗的,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主体形式的新诗体。其特点不仅在于以白话作诗(并采取旧诗所没有的标点及分行排列的书写形式),而且在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深入吸取欧美近代诗歌艺术营养方面形成崭新的艺术风采。“五四”文学革命首先从提倡用白话作文写诗发难。胡适于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期、第3卷第4期首先发表白话诗、词。1920年他出版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在他带动下,自1918年始,沈尹默、刘半农、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等亦大量试作白话诗,形成早期白话诗运动。郭沫若于1919年开始发表内容与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的白话诗,1921年出版《女神》,引起极大轰动。闻一多说:“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精神。”(《女神之时代精神》)新诗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由诗、格律诗、象征派(现代派)诗、大众化诗等多元体式,产生了创造社诗人群、文学研究会诗人群、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中国诗歌会”诗派、七月派、新现代派(《九叶集》诗人群)、晋察冀诗人群等具有不同创作方法与风格特色的流派,涌现了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艾青、冯至、戴望舒、李季等发生重大影响的诗人。新诗的发展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独立的篇章和崭新的时期。

陈丙莹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54-605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