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
释义
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

现代文学论争。1938年12月1日,梁实秋在接编重庆《中央日报·平明》时,发表《编者的话》说:“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塔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文章对新成立的“文协”颇有贬意。他的文章在大后方文坛上产生强烈的反响。罗荪首先在重庆《大公报》撰文反对说,“在今日的中国,要使一个作者既忠于真实,又要找寻‘与抗战无关的材料’”,是“不容易”的(《“与抗战无关”》)。梁实秋随即撰文答辩,声明自己“明白的”说过“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并未说什么“容易”“不容易”。他表示“相信人生中有许多材料可写”,不必限于“与抗战有关”的。他还表示不愿“常常奉陪”“涉及私人的无聊的攻击或恶意的挑拨”(《“与抗战无关”》)。嗣后,重庆《抗战文艺》、《新蜀报》等先后刊出罗荪、陈白尘、宋之的、张天翼等人的批评文章,认为现在“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是“与抗战无关”的(宋之的《谈“抗战八股”》),而梁实秋“却要作者到人生中去找与抗战无关的材料”,是完全错误的(罗荪《再论“与抗战无关”》)。从1939年2月起,上海“孤岛”文坛在《鲁迅风》以及《文汇报·世纪风》等报刊上,也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论争,(陶)亢德和苗埒(周楞伽)支持梁实秋的观点,而吉力(周黎庵)、巴人等则予以批驳。同年4月,梁实秋辞去《平明》编务时,再次重申自己的“编辑标准”,并表示所有的误会与批评,无需“解释”与“答辩”,一切会“自然明朗”的(《梁实秋告辞》)。至此,论争基本结束。1986年10月,柯灵在《文汇报》撰文认为,如果撇开“政治、历史和心理因素”,而完整地理解梁实秋的那段话,则“无论怎样推敲,也不能说它有什么原则性错误”(《现代散文放谈》)。

费万龙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0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