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鼎臣 |
释义 | 孙鼎臣1819—1859 近代作家。字子余,号芝房。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少聪慧,喜辞赋及唐宋八大家文。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授编修,又擢升侍读,并充日讲起居注等职。居京期间,“见先生(指梅曾亮)之文,与闻其议论,始心好之”(孙鼎臣《与梅先生书》),遂改学古文。咸丰初,因不满于起用琦善、赛尚阿、徐广缙等,乞假归里。四年(1854)后复补旧职。九年(1859)病卒。其治学以经世为中心,对盐漕、钱币、治河、兵制等,议论颇多。对汉学考据家“守章句为训诂,辨名物度数”(孙鼎臣《畚塘刍论·论治一》),甚为不满。其为文以尊崇桐城派的“义法”为宗旨,但又不为其所束缚,时有新意。亦工诗词,兼擅赋及骈俪文。著有《苍莨集》等。 王广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46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