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世璂 |
释义 | 何世璂1663—1726 清代诗人。字澹庵,一字坦园,号铁山。新城(山东桓台)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检讨。雍正元年(1723),改御史,擢两淮盐运使。雍正三年,迁贵州巡抚,署直隶总督,卒于官。谥端简。早年学于同里诗人王士禛门下,转述士禛论诗之旨,著为《然灯纪闻》。他的诗歌也受王士禛的影响,取法于唐人,含蓄清婉,多纪行题赠之作,如《畅春苑诗》:“出郭逢新霁,垂鞭信马归。松林微见日,沙路净无泥。鸟语含风软,杨花扑水低。不妨随意歇,流水小桥西。”亦能文,文多为奏议,其中论贵州改土归流之事,可资史家备考。著有《何端简公集》12卷,其中文集8卷,诗集4卷,刻于道光年间。 丁夏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009-301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