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马迁 |
释义 | 司马迁前145?—前86? 汉代史学家。字子长。夏阳(陕西韩城)人。10岁开始诵读古文,20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二水,讲业齐、鲁,观孔子遗风;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而归。在这之后做了郎中,奉朝廷使命往征巴、蜀以南。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为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参与改革历法。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说好话而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职中书令。 司马迁一生中最伟大的业绩,是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遭宫刑所以隐忍不死,正是为了完成这部著作。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拘美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这段话说出了写作《史记》的动机及写作时的心境。 《史记》首创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对后世史书的撰作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其中的人物传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其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 除了《史记》,《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8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汉中书令司马迁集》1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2卷。今存《悲士不遇赋》1篇,载《艺文类聚》卷30。 齐天举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7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