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欧阳玄 |
释义 | 欧阳玄1283—1358 元代学者、诗文家。字原功,号圭斋。浏阳(今属湖南)人。幼年由母亲李氏亲授《孝经》、《论语》等书。8岁从乡先生张贯之学。14岁从宋代遗老学词章。延祐元年(1314)诏设科举,欧阳玄以《尚书》与贡,明年登进士第,授平江州同知,调芜湖县尹。在县勘平冤狱,压抑豪强。至治三年(1323)秋,以校阅江浙考试卷至杭州,与贯云石游。入朝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1328)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天历改元,朝廷典册皆出其手。文宗亲自署欧阳玄为艺文少监,主持编纂《经世大典》。元统元年(1333)拜翰林直学士,编修4朝实录。顺帝时因足患风痹,告病南归就医,未允。修辽、金、宋诸史,为总裁之一。以后屡次辞官均未获准。奉敕定国律。又再次乞致仁,乃特授湖广行省右丞致仕,将行,顺帝再次降旨挽留,未能退休。元末社会动乱,中原道梗,欧阳玄准备由四川还乡,仍未允。至正十七年十二月戊戌(1358年2月7日)卒于大都崇教里寓舍。追封楚国公,谥曰文。欧阳玄历官40余年,约30年是在朝任职,两为祭酒,6入翰林,3拜承旨;屡主文衡,两知贡举及任读卷官。朝廷典册多出其手,天下碑志、名人碑传往往以得欧阳玄文辞为荣。宋濂评其文“如雷电恍惚,雨雹飒然交下”(《欧阳公文集序》)。相比之下,其诗则比较通脱清爽。有《圭斋集》15卷,今存。《元诗选》初集选入其诗59首。另著有《拯荒事略》,今存。欧阳玄与虞集齐名,虞集任国子助教时,其父在潭州任教,见欧阳玄文,大惊,写信给虞集,说:“他日当与汝并驾齐驱。”后来果然名声相埒,都是元代中期以后最重要的文臣,所不同的,是欧阳玄几乎可以说同元朝共终始,而且一直到死都受到皇帝的特殊信任。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66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