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晚霞消失的时候 |
释义 | 晚霞消失的时候 当代中篇小说。礼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8月初版。作品描写两位有志向有抱负的男女青年,在春华初绽的时节不期相遇。年少的李淮平感觉到,南珊姑娘与一般女孩不同,她的学识、性情、品格和内在气质都比她表现出来的要丰厚得多。南珊倾听了李淮平对文明与野蛮的一段论述后,也对他产生了好感。从此,两人经常在一起谈外语、谈文学、谈人生、谈感想,彼此都被对方的特长所吸引。谁知,初春缔结的友谊很快被夏日里青年的狂热所冲垮。“文化大革命”兴起的那年夏天,淮平也满怀热忱地投身运动,他带领红卫兵去投诚的国民党将官楚轩吾家抄家,没想到传唤子女时,出来的竟是南珊。两人注目相视,审讯与被审讯照章进行,但起伏在两人胸间的情感,只有彼此的心才能感知。审讯完毕友谊也就终结。严寒的冬天,南珊被分到内蒙古大草原插队,军干子弟李淮平则光荣地参军。淮平在火车站听到了南珊与家人告别时的谈话,使他对南珊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南珊说,那场冲击不过是孩子的胡闹,她虽是这场胡闹中的弱者,但她为自己的人格没有受到伤害而安心,她宽容了所有的人。自己则埋头苦读哲理深奥的书籍,孜孜不倦地求索那测摸不定的人生。数年之后的秋天,各奔前程的李淮平与南珊,又不期相遇在泰山顶上。此时两人都已成熟。南珊显得更为坚毅,谈吐精辟而富有哲理。淮平深为倾倒。他无限感慨和自责,在南珊的谅解下得到解脱。但他的进一步要求,则被南珊的一段精湛论述巧妙回绝:青春是美丽的,但并不是宝贵的。人生只有到了中年或壮年才是黄金时代,因为那时人才成熟。也许鲜花失去了,爱情凋谢了,但收获却是累累的。这也许是人生的体验,也许是求索人生的总结,也许是对春华秋实的感悟。小说发表后引起争鸣,反响很大。 吴文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36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