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台湾土著的神话、传说的比较研究
释义
台湾土著的神话、传说的比较研究

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著作。何廷瑞著。系作者1967年向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所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1971年于台北出版,列入娄子匡主编的东方丛书《亚洲民俗·社会生活专刊》第18集。分2卷。第一卷包括绪论、理论与方法、分析、结构形态、故事口述的年代顺序、修饰与变异、地理分布、社会、文化与巫术·宗教的背景、自然环境、语言与民族背景以及结论等章节;第二卷为作品附录。书后附母题索引、主题索引、故事分布表、地图等。该书采用结构类型与形态学的观点,对有代表性的高山族神话、传说与故事,按地域分布归纳为本土型、亚洲型、世界型3类。本土型仅涉及仪礼传说,而绝大多数作品属亚洲型,“保持着比较古老的形式与功能”。作者认为,这是由于高山族“是印度尼西亚人的一支,他们几乎是最后一批由东南亚进入台湾的”,而且“地理上长期与外界隔离,免于外人的影响,从而使一些古老的亚洲型主题保留在他们的文化中”。该书另一特点是作者采用主题分类法,将高山族各族群普遍流行的神话、传说与故事划分为21个主题,即神话下分宇宙的起源(包括太阳、月亮的来源与天之升迁3个主题)、人的起源(包括祖先起源于石、竹、葫芦、卵、犬及同胞互婚6个主题)、动物的来历(包括猴、鸟及动物色纹等来历3个主题);传说下分溯源传说(包括烟叶的来历1个主题)、历史传说(包括养狗的由来1个主题)、神话传说(包括女人国、没有肛门的人、长齿的女阴等3个主题)、宗教传说(包括地方节日的来历1个主题)。同时结合毗邻地区同类主题的比较研究,就其社会文化、巫术与宗教背景、自然生态、语言与民族背景进行综合性分析,探索其渊源、变异及相互影响。资料翔实,立论新颖,揭示了高山族神话、传说与故事的特点及其在东南亚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对高山族文化尤其是“对太平洋地区亚洲型主题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曾思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30-173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2: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