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可朋 |
释义 | 可朋 唐末五代间诗人。丹稜(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唐僖宗至后蜀时期。善写诗,好饮酒,家贫不能偿还酒债,便作诗为酬,自号“醉髡”,早年与卢延让、方干为诗友。归后蜀后,被欧阳炯赏识,将他比为孟郊、贾岛,荐于后主孟昶,赐以钱帛。曾于夏日与欧阳炯等在净众寺纳凉欢饮,寺外有农夫在烈日中耕田击鼓,疲敝不休。可朋于是作《耘田鼓》诗献给欧阳炯,诗写道:“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公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诗语言浅近而寓理深刻,欧阳炯立刻撤去酒宴。可朋诗长于写景,其《题洞庭湖》诗有句:“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又有诗句:“虹收千嶂雨,潮弄半江天。”生平作诗1000余首,有《玉垒集》,今已不传。《全唐诗》卷849存诗4首;卷888存1首。 薛天纬,童嘉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438-143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