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淘金记
释义
淘金记

现代长篇小说。沙汀著。写于1941年秋。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5月初版。初版前后数年间,曾以《烧箕背》(《文艺阵地》第7卷第2、3期)、《北斗镇》(《文学创作》第1卷第5期)、《圈套》(《文艺生活》第3卷第5期)等篇名发表过一些片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作者由沪返川不久便开始了这本书的构思,以后经过赴延安和华北前线一年多时间,到1940年冬开始写作,酝酿构思的时间前后延续了3年。《淘金记》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写川西北北斗镇上以地主何寡母、哥老会头子林幺长子以及联保主任龙哥为代表的三股势力,在烧箕背金矿开采权问题上所引起的一场倾轧和争夺。以这一场争夺为中心线索,小说勾画了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豪绅地主、流氓恶霸和地方官吏的群丑图,揭露了这些“蠹虫”对抗战的腐蚀、阻挠和破坏。作品批判的锋芒指向人民群众最为痛恨的基层保甲制度和国民党政府在“民族国家的大义下面”的一系列政策法令。同时,作品抨击的幅度还涉及到新旧军阀长期中世纪式野蛮统治所造成的愚顽、闭塞、落后的社会状态。对于哥老袍哥组织这一在江湖义气幌子下欺骗人民、调整反动阶级内部关系的特殊恶势力也进行了深入剖析。

小说的几个重要人物,如外表斯文和蔼而实则工于心计,阴险狠毒的流氓恶霸白酱丹,精明自负而又愚顽吝啬,总是处于可笑可叹的失败地位的旧式地主何寡母,粗野无忌,干起坏事来也似乎是出自内心真诚的联保主任龙哥,以及性情“狡猾皮糖”,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的商人地主彭胖等,都按照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写出了四川内地农村各色“土著”上层人物群象,成功地塑造和展示了反面讽刺典型的独特形象系列。卞之琳在论及《淘金记》时说:“沙汀居然制出了这样一面照妖镜来,象X光似的照出了我们皮肉底下的牛鬼蛇神,牛鬼蛇神底下的人性,居然从这样的腐朽里变出或提炼出了神奇。不是炫奇的把戏,而是有意义的艺术品。”(《沙汀的〈淘金记〉》)

在艺术表现上,《淘金记》善于从日常生活和社会风习中选材,将平凡事物的描绘与重大社会问题的揭示结合起来。作品总是让形象说话,用简洁、含蓄、乡土气息浓郁的笔墨,对事物作不露声色的客观描绘;但又在总体构思上注重典型情节的提炼和喜剧性矛盾的发掘,善于构思表现力强的喜剧性情境,使社会矛盾借助荒唐、偶合、误会、越轨的状态以高度浓缩的畸形画面呈现出来。作品将情感因素包孕在沉实缓慢的节奏和凝重、淡泊的意象中,从而透露出蕴藉、隽永的诗意来。作品的幽默、讽刺,也是一种在愤怒中保持平静,在狡猾中保持仁厚的幽默,一种将厌憎深藏在揶揄、嘲弄后面的富于喜剧色彩的讽刺。在美学风格上,作品透露出阴郁的苦涩格调,具有醇厚、质朴、老辣、精微的美。

黄曼君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514-551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