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新石头记
释义
新石头记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40回。老少年(吴趼人)著。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1905年9月19日)开始在《南方报》(上海)第28号附张“小说栏”连载(何时载止、登至第几回均不详)。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改良小说社(上海)出版单行本(“说部丛书”之一),8册,每回附图1幅。翻印本有1986年3月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本、1987年9月花城出版社(广州)本(“我佛山人作品选本”之一)。

本书是以《石头记》(即《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为主人公,历叙其再度来到人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故名《新石头记》。故事说贾宝玉中举之后,便跟随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回到大荒山青埂峰下,重新修炼起来。因为他“心如槁木死灰,视千百年如一日”,所以不知不觉已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忽然凡心又动,想到上次降生人间,“只和那些女孩子鬼混了几年,未曾酬我这补天之愿”。于是再次下山,要实现他那“补天”的夙愿。他先至金陵寻找荣国府,却无影无踪。继到上海,巧遇表兄呆霸王薛蟠,在经济上得其帮助,便暂住上海。因他离开人间太久,世界已经大变,所以在他眼里很多东西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如火柴、火车、轮船、留声机、打璜表、洋装书、新闻报、西餐、洋酒等。贾宝玉虽然感到惊奇,但也不免气闷。因为所有这些新奇东西,无不是洋人所发明和制造,中国人不但不去学习,反而滋长了崇洋媚外的奴才思想。因此贾宝玉不但发奋阅读翻译书,而且学会了英文,以备“补天”之用。之后应薛蟠之邀,前往北京,却正遇义和团起事,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目睹了两宫西狩,北京大乱的情景。回到上海后,又随朋友去了一趟武昌,因批评了一位学堂监督几句,竟被逮捕下狱,几乎断送了性命。最后游到山东,意外地进入一个名叫“文明境界”的世外桃源,所见所闻更是千古未有。譬如:因为发明了“制造天气”的方法,所以不分春夏秋冬。为了消灭交通事故,废除了一切地面交通工具,而发明了天上的“飞车”和海里的“飞艇”。为了根除空气污染,一律使用“地火”。为了使居民健康长寿,将一切食物都加以提炼,制成了饮料。万一生病,还有极先进的医疗设施,如“验骨镜”、“验髓镜”、“验血镜”、“验气境”、“验筋镜”、“验脑镜”、“验腑脏镜”等。最奇者,居然有“量聪明尺”和“灌入聪明的法子”,能使愚笨者变为聪明人。贾宝玉在惊奇之余,得知这“文明境界”的缔造者原来就是他的好朋友甄宝玉,不过已改名为东方文明了。他觉得甄宝玉已经先他完成了“补天”大任,自己无需再补,于是决定留在“文明境界”做一个文明居民了。

本书虽然借用了《红楼梦》里的人物,采取了“续书”的方式,但它实际上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作品。作者借助于贾宝玉的见闻和经历,既谴责了晚清政治和社会的腐败,又反映了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晚清社会的巨大影响,尤其描绘了作者理想社会的蓝图,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因此它是一部“兼理想、科学、社会、政治而有之”(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自序》)的全方位小说。特别是作者的丰富想象既千奇百怪而又不无科学性,贾宝玉的重返人间既荒诞无稽而又合情合理,以致全书妙趣横生,幽默诙谐,具有极大的可读性。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30-603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