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于右任
释义
于右任1879—1964

近代诗人。 原名伯循,以字行,别署半哭半笑主。陕西三原人。光绪三十年(1904)由于受清政府迫害,逃往上海入震旦学院学习。三十二年(1906)赴日本,加入同盟会。次年于上海创办《神州日报》,任社长,宣传反清革命。宣统元年(1909)后相继创办《民呼报》、《民吁报》和《民立报》,宣传革命,屡遭查禁而其志不挠。并加入革命文学团体南社。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袁世凯称帝前后,追随孙中山护法反袁。1918年至1922年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继续与北洋军阀进行斗争。1924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6年赴苏联邀请冯玉祥回国,任国民军联军驻陕西总司令兼陕西省主席。其后历任国民党南京政府审计院长政府委员和监察院长等职。从1924年以后的几十年中蝉联历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被称为国民党元老。从1930年起,因其旧部杨虎城依蒋反冯等原因一度受到蒋介石的倚重。1936年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之后,开始受到蒋介石的冷遇。1949年11月被蒋介石胁迫去台湾。1964年病逝。

于右任以国民党元老而兼擅诗词与书法闻名于世。他主张“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见霍松林《读<于右任诗歌萃编>》)。认为“现在的《诗韵》是古音,与现代的‘国语’(即普通话)多有不同。而《诗韵》中的‘东’、‘冬’是异韵而同音,‘元’、‘门’则又是同韵而异音。这样写出来的诗,韵脚就成为‘目韵’而非‘耳韵’了”(见庞齐《回忆于右任先生兼谈他的诗歌》)。著有《半哭半笑楼诗草》、《变风集》、《右任诗存初集》、《右任诗存》、《右任诗存笺》等。近年有人选辑为《于右任诗歌萃编》。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0-19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