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绛
释义
李绛

(764——830)字深之,行三。望出赵郡(今河北赵县)。贞元八年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秩满,补渭南尉。贞元末,擢监察御史。元和二年四月,以本官充翰林学士,未几,改主客员外郎。四年四月,加承旨,转司勋员外郎知制诰。逾年五月,迁本司郎中知制诰,依前充。十二月,擢中书舍人。六年二月罢学士,拜户部侍郎。十一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数规宪宗任贤纳谏,革弊兴利,毅然有直声。九年二月,罢为礼部尚书。十年出为华州刺史。入为兵部尚书,以母丧免。还授河中观察使。穆宗即位,仍征为兵部尚书。转御史大夫。以切谏不用,复为兵部尚书。长庆元年,转吏部尚书。旋出为东都留守。三年,徙东川节度使。宝历元年,复为东都留守,入为尚书左仆射。为宰相李逢吉所恶,贬太子少师,分司东都。大和元年拜太常卿。三年正月,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次年二月,监军使杨叔元煽动兵变,遂遇害。谥贞。李绛早年与李观﹑韩愈﹑崔群过从甚密,俱以文学为梁肃所称奖,而李绛﹑崔群尤见器重。其文长于论事。《论任贤疏》﹑《论朋党》﹑《论谏臣》﹑《论河北三镇及淮西事宜状》等文皆诚贯理直,谠切动人。刘禹锡谓“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腑,毛发皆耸。”并称其著述甚富,有词赋﹑诏诰﹑封章﹑启事﹑歌诗﹑赠饯﹑金石﹑飏功凡四百余篇,编为二○卷(《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刘禹锡集》卷一九)。《新唐书》本传谓李绛所论事万余言,其甥夏侯孜授蒋偕次为七篇。《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绛集》二○卷﹑《论事集》三卷。《郡斋读书志》著录《李绛论谏集》七卷。均散佚。《全唐文》卷六四五﹑六四六编李绛文为二卷。《全唐诗》卷三一九录其诗二首﹑卷七九○录与刘禹锡﹑白居易﹑崔群联句一首。生平事迹见蒋偕《李司空论谏集序》(《全唐文》卷六八四)﹑元稹《翰林承旨学士院记》﹑韦执谊《翰林院故事》﹑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均见《翰苑群书》)﹑《旧唐书》卷一六四及《新唐书》卷一五二本传等。(吴汝煜)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