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劭 |
释义 | 何劭 (236—302)晋诗人。字敬祖。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何曾子。与晋武帝总角交好。魏末,为相国掾。武帝为晋王太子,以劭为中庶子。及即帝位,转散骑常侍。有姿望,远客朝见,必以侍直。以受贿被劾,武帝亦曲为之宥。咸宁四年(278),丁父忧。嗣爵朗陵公。太康四年(283),诏授侍中,迁尚书。太康末,迁中书令,受命作遗诏,令杨骏辅政。惠帝即位(290),立太子遹而年幼,乃以劭为太子太师。是年六月,贾后杀汝南王亮。八月,劭出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元康七年(297),迁尚书左仆射。永康元年(300),赵王伦发动政变,杀贾后﹑张华﹑裴𬱟等,以劭为司徒。永宁元年(301),迁太宰。十二月,卒。年六十六。谥康。劭累世通显,穷极骄奢,日食四方珍贵,同于乃父。然尸位不贪权势,以是得保富贵。能诗文,《诗品》列入中品,与陆云﹑石崇﹑曹摅并列一条,称“笃而论之,朗陵为首”;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称其《游仙诗》为“正体”而郭璞诗为“变体”。有集二卷,佚。今存文《王弼传》等三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五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其《游仙诗》等三首为《文选》所录。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