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曾伯
释义
李曾伯

(1198——1268)字长孺,号可斋,祖籍怀州(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邦彦曾孙。绍定三年,知襄阳县。历濠州通判﹑军器监主簿﹑鄂州通判。嘉熙元年,为沿江制置司参议官。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兼督视行府参议官。四年,除右司郎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太府少卿兼敕令所删修官。淳祐二年,为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进权兵部尚书。六年,以言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十年,除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为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进司夔路策应大使,赐同进士出身。以事奉祠。四年,为福建安抚使。五年,除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兼广南制置使,移司静江府。六年,再知静江府。景定元年,以岭南败绩落职解官。五年,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咸淳元年,以长于边事为贾似道所忌,以论褫职。咸淳四年卒,年七十一。曾伯天才卓越,儒而知兵,屡以疏陈军政获迁,所至得将士心。其《陈可斋文集序》谓文有以名世者,有以应世者。所为多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表﹑状之文,大抵深明时势,究悉物情,多可以见诸施用。“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三)。其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而风格粗豪,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风貌也似稼轩,而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著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可斋续稿》八卷﹑《续稿后》十二卷,有影宋巾笥本﹑清初抄本﹑《四库全书》本。词集别行,又有《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本《可斋杂稿词》四卷﹑《续稿词》三卷;吴氏双照楼抄本《可斋词》六卷。《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二百馀首。《全宋诗》卷三二四三至三二五一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七八一一至七八六一收其文五十一卷。事迹见《宋史》卷四二○本传,参本集诗文及《宋史·理宗本纪》。(棘园)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