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曹睿 |
释义 | 曹睿 (205—239)即魏明帝。三国魏诗人。字元仲。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丕长子。睿为甄后所出,甄失宠赐死,睿意不平,素不与朝士相接。魏文帝黄初二年,封齐公。三年,封平原王。七年,丕病笃,始立为太子,继皇帝位,曹真﹑司马懿﹑陈群等受遗诏辅政。在位奢华,大治宫室,于洛阳建昭阳殿﹑太极殿﹑总章观﹑崇华殿,使马钧作指南车﹑水转百戏;于许昌建景福殿﹑承光殿。耽于女色,后宫妇女数千人。好猎,民杀禁地鹿者诛死。景初三年(239),卒。年三十五。睿虽率性任心,然沉毅有决断,大臣纵直谏犯颜,不加诛戮。博闻强记,提倡文学,青龙四年(236),置崇文观,徵召文士充之。诏令何桢作《许都赋》﹑刘劭作《许都赋》﹑《洛都赋》,又下诏收录曹植遗文,故《文心雕龙·时序》云:“至明帝缵戎,制诗度曲,徵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观,何刘群才,迭相照耀。”睿能诗,《诗品》列入下品,后人因称操﹑丕睿为“魏氏三祖”。有集九卷,佚。诗文颇乏精采,不能与父﹑祖匹敌。今所存诗均为乐府,所存文多为诏令,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