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惟深 |
释义 | 方惟深 (1040——1122)字子通,原为莆阳(今福建莆田)人,父卒葬吴长洲(今江苏苏州),因家焉。乡贡为第一,试礼部不第,遂不复试,与弟躬耕读书。与同乡朱长文交游,同时闻名于乡间,尝为作《乐圃十咏》。崇宁中,诏举遗逸,得兴化军助教。宣和四年卒,年八十三。惟深工于诗,诗格精严,有晚唐诗人韵致,王安石称赏其诗“精淳警绝,虽元﹑白﹑皮﹑陆,有不可及”(《中吴纪闻》卷三引),如“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谒荆公不遇》),“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红梅诗》),“若使当时成大厦,也应随例作埃尘”(《古柏》),“依旧清凉无长物,只馀松桧养秋风”(《绝句》),都清俊洒落,脍炙人口。著有《方秘校集》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今已佚。《全宋诗》卷八七五录其诗二十七首。事迹见程俱《莆阳方子通墓志铭》(《北山小集》卷三三)﹑《中吴纪闻》卷三。(闻群)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