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可久 |
释义 | 张可久 (1280——1352以后)原名张久可,字可久,号小山,以字行,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家世业儒,早年客居吴江,即以散曲知名。至大﹑延祐间长期生活在杭州,与贯云石﹑刘致﹑薛昂夫等优游湖山。后任绍兴路吏,历衢州﹑婺州路吏,后至元年间在桐庐典史任上。至正初,改徽州松源监税。至正九年(1349)在昆山任幕僚,出入于顾瑛玉山草堂。是元代作品传世最多的曲家,据《全元散曲》,今存小令八百五十五支,套曲九套。在《太和正音谱》中,张可久是仅次于马致远﹑排名第二的元曲家,并称其作品“如瑶天笙鹤”,以“词林之宗匠”方之。长期沉沦下僚,其散曲创作长达四五十年,贯穿了前后两个时期。除散曲,还存有数十阕词(见《全金元词》),《元诗选·癸集》己集上存其诗四首。散曲在其生前结为《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等集,后统编成《北曲联乐府》四卷,今存;明人李开先辑刊《张小山小令》二卷,是流传颇广的元曲别集。天一阁旧藏《小山乐府》是张可久集之中基本保持了原貌的一种,不仅收录作品多有独家所出,它所特有的贯云石﹑刘致等人的序跋更是元曲研究的珍贵资料。生平事迹见《小山乐府》序跋﹑《录鬼簿》卷下﹑《元曲家考略》。(杨镰)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