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元忭 |
释义 | 张元忭 (1538-1588)字子荩,号阳和。浙江绍兴府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嘉靖十七年(1538)十月十八。少身体羸弱而苦读,嘉靖三十七年领乡荐,数上不第。隆庆四年(1570)游太学,次年射策南宫,第一人进士及第,授翰林修撰。超擢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读,寻充经筵讲官,万历十六年(1588)三月二十五病卒,年五十一,天启初谥文恭。未第时从王畿游,崇阳明之学,笃于孝悌,以气节自负,甚负时誉。曾与孙鑛合修《绍兴府志》,与徐渭同修《会稽县志》。卒后其子张汝霖﹑张汝懋刻其诗文为《张阳和先生不二斋稿》十六卷(罗万化﹑朱赓辑),万历刊本今缺卷五﹑卷六。后张汝霖﹑张汝懋又刻《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七卷,邹元标选,有万历三十年邹元标等序,内制策﹑疏一卷,书启二卷,序记志铭等三卷,诗一卷。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不二斋稿》十二卷,未详何据。《明史·艺文志》另著录其《绍兴府志》六十卷﹑《云门(山)志略》五卷。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另著录其《山游漫稿》﹑《读尚书考》﹑《明大政纪》﹑《读史肤评》﹑《会稽志》十六卷﹑《馆阁漫录》十卷(有明不二斋刊本)﹑《张子志学录》一卷﹑《槎间漫录》,多见于王锡爵为元忭所作墓志。《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七卷,“提要”谓其诗文“无语录粗鄙之习”。《总目》另著录其《馆阁漫录》十卷﹑《翰林诸书选粹》四卷(存万历二年刊本)。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九篇。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一﹑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〇录其诗一首。生平见王锡爵(陈与郊代)《阳和张公墓志铭》﹑朱赓《阳和张公行状》(《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卷首)及顾祖训《状元图考》卷三﹑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五﹑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