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伯玉 |
释义 | 张伯玉 (生卒年不详)字公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早年举进士,又举书判拔萃科。庆历初,以秘书丞知并州太谷县,范仲淹举荐应贤良方正科试,称其“刚介有守,文艺甚高,善言皇王之治,博达古今之宜”(《举张伯玉应制科状》)。皇祐间,为侍御史,以论宰相陈执中,出知太平州(《石林燕语》卷一)。至和中,通判睦州,历知福﹑越﹑睦诸州。为人豪爽善饮,人称“张百杯”。又博闻强记,文章豪迈,歌诗尤清脱(《墨客挥犀》卷四)。知太平州时,曾巩为司户参军,尝令巩作《六经阁记》,数易其稿,均不可意,乃自撰稿立成,巩大畏服。其诗如“旋撷岸蔬供野饭,欲题岩壁拂苍苔”(《舟次子陵钓台》),“雨后数峰娇欲斗,春来两港活如飞”(《睦州》),“细细湿花雨,疏疏开袖风。新安江上景,尽属此楼中”(《西湖楼》),“红梅花下一樽酒,抛掷清香是负伊”(《红梅》),咏物写景,颇具清新闲适之趣。著有《蓬莱诗》二卷(《宋史·艺文志》七),今已佚。《全宋诗》卷三八三至三八四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四八○收其文六篇。事迹见张伯玉《州宅诗序》(《会稽掇英总集》卷一)﹑《中吴纪闻》卷二﹑《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五﹑《铁围山丛谈》卷三。(棘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