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庾阐 |
释义 | 庾阐 晋诗人﹑辞赋家。字仲初。颍川鄢陵(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父东,武帝时以勇力闻。阐少孤,九岁能属文,乡里重之。少随舅孙氏过江,母在项城。永嘉之乱(311),城陷母死,阐不栉不婚,绝酒肉,垂二十年。建武元年(317),元帝辟,不应。约于永昌元年(322)或稍后为西阳王羕太宰掾。明帝时,迁尚书郎。成帝咸和二年(327),苏峻反,入据京师,阐奔徐州刺史郗鉴,为司空参军,作讨峻檄文。事平,封吉阳县男,授彭城内史,郗鉴又辟为从事中郎。以文名召入为散骑侍郎,领著作,综国史。咸康五年(339),出为零陵太守,途中作《吊贾谊文》。又作《为庾稚恭(翼)檄石虎文》﹑《为庾稚恭檄蜀文》。后以疾征入,授给事中,复领著作。约卒于穆帝永和中(347左右)。年五十四。谥贞。 阐工诗赋。其《扬都赋》,庾亮誉之,以为可与《二京》﹑《三都》并列;谢安则贬为“屋下架屋”。其诗中已多见自然风物,不乏佳句,与平典似《道德论》者迥异。《游仙诗》存佚句二十四句,六言,非骚体,在晋诗中尤为罕见。然刘勰﹑钟嵘﹑于庾阐均无评论,后人选诗,亦罕及之。有集十卷,佚。今存文二十二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诗十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