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玉 |
释义 | 宋玉 战国辞赋家。字号﹑生卒年等均不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韩诗外传》﹑《新序》﹑《襄阳耆旧传》等记其片段事迹,知其为楚国鄢(今湖北宜城陵)人。或曾师事屈原,与景差为友。顷襄王以之为小臣,郁郁不得志。后人以之与屈原并称“屈宋”。 《汉书·艺文志》录宋玉赋十六篇。今所存署宋玉所作者,《楚辞章句》有《招魂》﹑《九辩》;《文选》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唐人《古文苑》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明人刘节《广文选》有《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合十六篇之数。然其中颇多伪作。历来学者,于《九辩》多无异辞;《招魂》归属屈原抑宋玉,二千年来悬而未决。其他诸篇,《文选》所录尚较可信,《古文苑》﹑《广文选》所录则多以为出自伪托。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言屈原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汉书·艺文志》称宋玉﹑唐勒竞为侈丽闳衍之辞而没屈原讽谕之义。《九辩》为宋玉名篇,骚体,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与文中“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同为名句,开后世词客悲秋﹑文人失志主题之先河。《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文体赋铺张排比,描摹细腻,情思荡佚,于司马相如﹑曹植﹑王粲等均有影响。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