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锡 |
释义 | 孙锡 (991——1068)字昌龄,真州(今江苏仪征)人,孙洙父。天圣二年进士,为历阳主簿,移巢县主簿,迁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丁父忧,服除,充国子监直讲,预校《史记》﹑前后《汉书》﹑《南史》﹑《北史》,修《集韵》。选为苏王宫伴读,改著作佐郎,留为国子监丞。召试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判吏部南曹﹑登闻鼓院,迁开封府推官。坐考校进士不精,降监和州清酒务。还,同判尚书刑部,复为开封府推官。出知太平州,提点淮南路刑狱。还为三司户部判官,知宣﹑舒二州。治平三年,告老致仕,建亭名“归来”,刻陶潜《归来去辞》于石。熙宁元年卒,年七十八。孙锡素有文名,王安石谓其“以文学称天下”。著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文》卷三九六收其文二篇。事迹见王安石《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临川先生文集》卷九七)。(陈洁)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