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何 |
释义 | 孙何 (961——1004)字汉公,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幼年好学,十岁识音律,十五岁能属文。淳化三年状元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陕州。召入朝,擢直史馆,迁秘书丞﹑京西转运使。为右正言,改右司谏。真宗即位,献五议,真宗称赏。权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景德初,判太常礼院,知制诰。是年冬卒,年四十四。孙何为文宗韩柳,气势温和而言辞壮健,与丁谓齐名,时人称为“孙丁”。尝作《两晋名臣赞》﹑《宋诗》二十篇﹑《春秋意》﹑《尊儒教议》,闻于时。王禹偁尤推重其文,尝赠其诗云:“三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如今便好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涑水纪闻》卷二引)。又称其散文《尊儒》一篇,直指班固之失,即班固复生亦当衷心悦服;《徐偃王论》一篇,明君臣之分,窒僭窃之萌,足以使乱臣贼子闻而知惧(王禹偁《送孙何序》)。《通志·艺文略八》著录有《孙何集》二十二卷﹑《西垣集》四十卷,《宋史·艺文志》七又著录有《驳史通》十馀篇,均已佚。《全宋诗》卷八八录其诗十四首。《全宋文》卷一八四至一八六收其文三卷。事迹见《宋史》卷三○六本传。(棘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