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姜曰广 |
释义 | 姜曰广 (1584-1649)字居之,号燕及,晚号浠湖老人。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四十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天启四年(1624)授编修。六年,充正使,偕给事中王梦尹,敕谕朝鲜国王李讳。曰广与梦尹率使团四月下旬由山东乘船至朝鲜,六月下旬由海路归国,在朝鲜停留两个月。曰广行前,立志“不携中国一物往,不取朝鲜一钱归”,在朝鲜以廉洁自律深得朝鲜君臣敬慕,以致为其立怀洁之碑(即后崇祯间所立《去思碑》)。归后仍供职翰林院,明年夏,魏忠贤以其为东林党人,废不用。崇祯初起为右中允,历左春坊左谕德,九年(1636)积官至吏部右侍郎,坐事左迁南太常寺卿,引疾去。十五年起詹事,掌南京翰林院。甲申国变后,南都诸大臣议所立,与吕大器等主立潞王,而诸帅奉福王称圣安皇帝,用曰广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史可法﹑高弘图称南中三贤相,天下翕然望之。为马士英所忌,罗织罪状,罢归。清顺治五年(1648),江西提督金声桓与部将王得仁在南昌起义反清,邀曰广加盟以资号召,明年正月十八南昌城为清军攻陷,曰广赋“六歌”及绝命词,率全家投水殉节,年六十六。天启六年曰广与王梦尹往返朝鲜期间所留诗文及朝鲜文臣金瑬等次韵﹑奉赠之作,后被朝鲜政府循例刊刻为《(丙寅)皇华集》四卷,内总收诗三百三十七首,曰广诗四十三首。曰广自作《輶轩纪事》一卷,记其此次出使过程甚详,举凡行程﹑行事﹑风光以及礼仪﹑人情等均有记述,可为《(丙寅)皇华集》诸纪行诗之注脚,现存清抄本等。曰广诗文别集名《石井山房文集》,未见传,惟有清同治十年(1871)其后裔姜应南所辑《姜氏诗文摘录》二卷(《輶轩纪事》亦被收入)。生平见张岱《石匮书后集》卷八《姜曰广传》﹑清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六﹑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七四。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