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俨 |
释义 | 吴俨 (1457-1519)字克温,号宁斋。南直常州府宜兴(今属江苏)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弘治二年(1489)授编修。十三年升左春坊左中允,次年转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掌南翰林院。正德初纂修《孝宗实录》,充经筵日讲官,二年(1507)主顺天乡试,以“为臣不易”命题,刘瑾为之怒,以飞语罢其官。瑾诛,复进用,擢南礼部右侍郎,转左,十一年进南礼部尚书。卒于正德十四年五月,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肃。万历十二年(1584)其孙吴士遇请同邑王升﹑武进庄煦等代为删略其著述,刊为《吴文肃公摘稿》四卷,诗二卷文二卷,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吴文肃公摘稿》即此,今存。沈敕《荆溪外纪》卷一二录其词二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录其诗三首,“小传”谓其“性方严清慎,文章庄重,诗词清丽可讽”。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二五录其诗一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据之录。《四库全书》收《吴文肃公摘稿》四卷,《总目》“提要”云:“俨当何(景明)﹑李(梦阳)未出以前,犹守明初旧格,无钩棘涂饰之习。其才其学,虽皆不及李东阳之宏富,而文章局度舂容,诗格亦复娴雅,往往因题寓意,不似当时台阁流派,沿为肤廓。虽名不甚著,要与东阳肩随,亦足相羽翼也。”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丙签卷九录其诗一首。生平见佚名《南京礼部尚书吴俨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三六)﹑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五﹑叶夔《毘陵人品记》卷八﹑清张廷玉《明史》卷一八四。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