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若讷 |
释义 | 高若讷 (997——1055)字敏之,太原榆次(今属山西)人,后徙卫州(今河南汲县)。天圣初,进士甲科及第,调彰德军节度推官,改著作佐郎,迁秘书丞,太常博士﹑知商河县。杨偕举荐为监察御史里行,迁尚书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改左司谏,同管勾国子监,知谏院。范仲淹坐言事夺职知睦州,余靖﹑尹洙论救,欧阳修遗书责若讷,为谏官而不能辨,实非君子人,若讷以其书上奏,贬欧阳修为夷陵令,时人有“四贤一不肖”之讥。加直史馆,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留判吏部流内铨,出为河东都转运使。召还,兼侍读,权刑部尚书。加龙图直学士,史馆修撰,权御史中丞。庆历八年,除枢密副使(《宋宰辅年录》卷五)。皇祐元年,为参知政事。三年,擢枢密使(同上书)。五年,罢为翰林学士﹑尚书左丞,判尚书都省。至和二年卒,年五十九,赠右仆射,赐谥文庄。若讷博学强记,于史书传记无不赅贯,尤喜申﹑韩﹑管子之书,兼通医籍,尝考校宋以前医书多种传于世。著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文》卷四七九收其文三篇。事迹见文彦博《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丞谥文庄高公神道碑》(《文潞公集》卷一二)﹑《宋史》卷二八八本传。(李文泽)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