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士廉 |
释义 | 高士廉 (576?——647)名俭,以字行,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隋仁寿中,举文才甲科。大业中,为治礼郎。坐贬朱鸢主簿,为交趾太守丘和署为司法书佐。唐武德五年归唐,累迁雍州治中。因佐太宗诛隐太子李建成有功,拜太子右庶子。贞观元年,擢拜侍中。出为安州都督,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五年,入为吏部尚书。九年,高祖崩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二年,授申国公,拜尚书右仆射。十六年,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十七年,诏图形凌烟阁。二十一年卒,年七十二(一作七十一),谥文献。士廉颇涉文史,尤重文教,曾云:“大矣哉,文籍之盛也。范围天地,幽赞神明,用之邦国,则百官以入。用之乡人,则万姓以察。”(《文思博要序》)其官益州时,汲引文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以此蜀中学校大兴。曾奉太宗之命,与岑文本等人总天下谱牒,考其真伪,撰成《大唐氏族志》一○○卷。又与魏徵集文学之士,撰《文思博要》一二○○卷。《全唐文》卷一三四收其文两篇,《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一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六五﹑《新唐书》卷九五本传﹑许敬宗《大唐尚书右仆射司徒申文献公茔兆记》。(吴在庆)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