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高叔嗣
释义 高叔嗣

(1501-1537)字子业,号苏门山人。河南开封府祥符(今开封)人。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工部营缮司主事,次年调吏部稽勋司,迁员外郎﹑郎中。病休三年,十年复职,十二年简放山西布政司左参政,十六年升湖广按察使,六月十七卒于官,年三十七。少以诗名,受知于邑人李梦阳,又从薛蕙学,因诗境大开,故虽天不假年,未成一代诗宗,也可称自成风格,非一时附丽追风者。诗文著述名《苏门集》八卷,有嘉靖十六年陈束刊本,首四卷为诗,又分题为《考功稿》﹑《读书园稿》﹑《晋阳稿》﹑《入楚稿》及《秩稿》,计收诗三百十首;余四卷为文,收序﹑记﹑碑志等五十一篇,陈束序,张正位﹑毛恺跋。是集前三卷卷端各有其自叙,盖为其手定也。后又有嘉靖三十七年王纬刊本﹑四十二年毛恺扬州刊本及万历四十一年(1613)马之骏刊本等。俞宪《盛明百家诗》前编录其诗一百三十五首为《高苏门集》。万历刻赵南星编《明十二家诗选》亦选录《高苏门集》二卷。万历四十四年赵彦复辑李梦阳﹑何景明﹑王廷相﹑孟洋﹑薛蕙﹑高叔嗣﹑刘绘﹑张九一﹑谢榛诗刊为《梁园风雅》,内选叔嗣诗二卷一百五十九首,谓其“负渊敏之才,有抗洁之性。为诗多胸臆语,吐言成章,不假缘饰。诵之若落落直致,而中自丰腴。”清王士禛选高叔嗣与徐祯卿诗为《二家诗选》二卷,自称往来南北,必以《迪功》﹑《苏门》二集自随。明清诸选本亦无不录叔嗣之诗。顾起纶《国雅》卷八录其诗二十二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二录其诗十一首。陈子龙等《皇明诗选》录其诗十五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一百一首。清王夫之《明诗评选》录其诗十六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三九录其诗二十二首。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九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五十四首。《四库全书》收《苏门集》八卷,“提要”云“其诗初受知于李梦阳,然摆脱窠臼,自抒情性,乃迥与梦阳异调。王世贞《艺苑卮言》曰:‘高子业诗如空山鼓琴,沈思忽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又如卫洗马言愁,憔悴婉笃,令人心折。’王世懋《艺圃撷余》亦曰:‘诗有必不能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长,如孟浩然,洮洮易尽,止以五言隽永,千载并称王﹑孟。我明其徐昌谷(徐祯卿)﹑高子业乎?二君诗有不同,而皆巧于用短。徐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高以深情胜,有深闺愁妇之态。更千百年,李﹑何有时废兴,二君必无绝响。’世贞﹑世懋谈诗颇有异同,而品题叔嗣,则两相符契,盖论至当则无以易也。至其杂文四卷,特附缀以行,陈束原序言其诗优于文,抑亦确论矣。”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二录其诗三十四首。又,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四篇。生平见高仲嗣《弟叔嗣行状》(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八八)﹑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七﹑何乔远《名山藏》卷八六﹑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七。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