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顾夔 |
释义 | 顾夔 (1790—1849)原名恒,字荃士,号卿裳,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八年散馆,授山西灵石县令。到任后厘清积案,捐廉倡筑汾河石堤,有政声。十三年,大旱,捐俸银为富民倡,买米以救灾,忤知州,被免职。“请归养,不许。困甚,民争馈银米以济之。河东道某之任,过灵石,民遮道求还贤令。阅四月,回任,欢迎者相次”(《清史列传》本传)。九月,其母卒,丁忧归,遂誓墓不出。二十九年病卒。工诗﹑文﹑词﹑曲。著有《城北草堂诗钞》二卷﹑《城北草堂诗余》二卷﹑《全清散曲》收其散曲套数四套。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六。(梁淑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