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上桂 |
释义 | 韩上桂 (1572-1644)字孟郁,号月峰,别署罗浮天游子。广东广州府番禺(今广州)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两赴春官不售,遂放怀诗酒,游咏胜地,不复再试。四十四年选为定州学正,次年丁母忧去职。天启末,再起为南京国子博士,历助教﹑监丞,改永平府通判,迁建宁同知,留宁远饷边。崇祯十七年(1644)京师陷,悲愤不食,死于任所,年七十二。平生性豪放,怡情诗酒,好填南词,酒间曼声长歌,多操粤音。著有《蘧庐稿》﹑《城坳集》﹑《四衍詹书》﹑《鸡肋篇》等,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韩孟郁稿》三卷。现存天启间刊本《蘧庐稿选》不分卷,首叶向高﹑区大相﹑萧云举序,末有天启七年(1627)薛岡后序。区大相序谓其“杂文近体,虽不专法一家,然皆不卑卑近调”。是集内分十三目,计收赋十四﹑古骚五﹑颂二﹑仿骚六﹑古体诗七十九﹑近体诗九十一首,又诗引四﹑序文十二﹑祭文五篇。著述存世又有清嘉庆刊本《朵云山房遗稿》不分卷。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录其诗十四首,“小传”云:“孟郁为诗赋多倚待急就……长于古诗歌行,于今体殊不经意。”清屈大均《广东文选》录其文一篇﹑诗十一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七录其诗一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七首。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七录其诗五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辛签卷六下录其诗四首,按语云:“孟郁才笔挥霍,长篇动辄千言。”又曾撰传奇二种:《青莲记》佚,仅胡文焕《群音类选》卷一四录《御史调羹》等五出佚曲,凌虚子等《月露音》录二出佚曲。《凌云记》二卷二十出,晚明时有刊本,存1932年韩慈明手抄本及罗忼烈据手抄本整理本,是剧谱司马相如﹑卓文君故事。以北曲联套,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列其入“能品”,评云:“天游子力返于古,为司马长卿作北曲,词不易宫,宫不易调,入明以来,仅见于此。但其为词,有芜杂处,而流利觉少。且一折中用两人唱,亦非旧式。”生平见《(雍正)广东通志》卷一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