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璠 |
释义 | 刘璠 (510—568)北朝周史学家﹑文学家。字宝义。沛国沛(今属江苏)人。六世祖敏,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璠九岁而孤,少好读书,兼善文笔。年十七,为梁上黄侯萧晔所重。解褐王国侍郎,后为宜丰侯北徐州刺史萧循主簿,兼记室参军。循移梁州,除信武府记室参军,领南郑令。又为中记室,华阳郡守。侯景渡江,循以璠有才略颇委任之,又为循咨议参军。梁武陵王萧纪称制于蜀,以为中书侍郎,又以为黄门侍郎,不就,还至白马西,西魏达奚武军至,乃降。及西魏围南郑,欲屠之,璠请而免。后为中外府记室,寻迁黄门侍郎,仪同三司。周明帝时,为内史中大夫,后为同和郡守。武帝灭和三年卒。著《梁典》三十卷,集二十卷。其集《隋书·经籍志》已不见著录。《梁典》见《隋志》,今佚,尚有零星佚文,见《文选》李善注引。其《雪赋》见《周书》本传,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又有诗佚句四句,亦见《周书》本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失收。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