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梁 |
释义 | 刘梁 东汉散文家。字曼山,一名岑。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三国诗人刘桢祖父。少孤贫,卖书于市以自资。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党,乃著《破群论》,以为“仲尼作《春秋》,乱臣知惧,今此论之作,俗士岂不愧心”,文久佚。又作《辩和同之论》,文见《后汉书·文苑》本传,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此论以为君子之交,当顺其美而匡救其恶,不得知其非而同之。桓帝时举孝廉,除北新城长,大兴讲舍,延生徒数百人,儒学大行。后召入拜尚书郎,累迁。拜野王令,未行。灵帝光和(178—183)中,病卒。《隋书·经籍志》有《刘梁集》三卷,注云:“梁二卷,录一卷。”今佚。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