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陶渊明
释义
陶渊明

(365—427)晋﹑宋间诗人﹑散文家。唐人避讳又作深明﹑泉明。入宋更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侃曾孙。早年丧父,母孟氏为名士孟嘉之女。有高趣,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学综儒玄,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家贫,好酒。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入仕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旋解职归。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在荆州任刺史桓玄僚属。次年,丁母忧,归里,躬耕自资,有《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元兴二年(403),桓玄称帝。三年,刘裕等起兵讨玄,玄兵败西走,渊明入刘裕幕为镇军参军,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旋转入刘敬宣幕为建威参军。义熙元年,奉命赴建康。是年八月,为彭泽令,欲令公田悉种秫以造酒,妻子固请种粳,乃命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束带见之,渊明以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兒”。适值其妹病逝武昌,乃于十一月辞官归里。作《归去来兮辞》,言“以心为形役”,迷途未远,今是昨非,悬想返家后情状。

归田之初,即亲预耕作,有《归园田居》五首,记“久在樊笼里,复返得自然”,“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邻里往来,“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之状,欣然自得。义熙四年(408)夏,柴桑里旧宅遇火,林室尽焚。二年后迁居南里之南村。自辞官至此前后,与周续之﹑刘遗民相过从,号“寻阳三隐”。又与名僧慧远﹑晋安长史殷景仁往还。时慧远结白莲社,以书招之。渊明至社,忽攒眉而去。义熙十一年前后,颜延之为江州刺史刘柳后军功曹,“接阎邻舍”,时相盘桓。其时刘裕伐晋之势已成,渊明耻复屈身后代,乃不肯复仕。义熙十四年,徵佐著作郎,不就。王弘为江州刺史,造访,称疾不见。弘知其欲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携酒于半道要之。渊明欣然引酌,弘出见,欢宴终日。宋少帝景平二年(423),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道经寻阳,往访,酣饮。临行,赠以二万钱,渊明悉送酒家,以为酒资。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檀道济代王弘为江州,往候。渊明以病馁卧床,道济劝其毋自苦,馈以粱肉,挥而去之。次年(427),病情加剧,作《自祭文》﹑《拟挽歌诗》。十一月,卒。年六十三,或说年五十六﹑五十二。诸友好私谥靖节。葬庐山西南麓。

陶渊明志行高洁,蔑视富贵,躬耕力田,其诗作多于田园风光中咏怀言志,平和恬淡,浑成含蓄而自寓入世之情。今存诗一百二十馀首,名篇除前述者外,多中晚年之作,且多组诗,如《饮酒》二十首﹑《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等,后世多宗为诗中冠冕。其辞赋﹑散文今存十二篇,以《归去来兮辞》﹑《闲情赋》﹑《桃花园记》﹑《五柳先生传》为最著。

萧统所编陶集已佚。其集传入北朝,北齐阳休之复为编定,亦早佚。今存陶集为宋人重编,有绍熙刊本。明﹑清两代,刻本极多。注释陶诗,最早为南宋汤汉《陶靖节诗注》,有拜经楼刻本;宋李公焕《箋注陶渊明集》,有《四部丛刊》影宋本。清人陶澍﹑近人古直﹑今人王瑶﹑逯钦立等注释本,后来居上,均可参考。历代学人所撰作年谱,今人许逸民辑集九种,归为《陶渊明年谱》,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20: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