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荐夫 |
释义 | 陈荐夫 (生卒年不详)名藻,字荐夫,以字行,更字幼孺。福建福州府闽县(今福州)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三上春官不第,病目双瞽。与弟诸生陈价夫俱以诗名,互相唱和,自得其乐,又与徐熥兄弟及曹学佺等为诗友。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广放生论》一卷﹑《水明楼集》十四卷。现存万历间刊本《水明楼集》十四卷,内诗九卷,收诗五百七十首,词一卷,收词六首,末四卷收赋二﹑各体文七十余篇。首万历四十三年曹学佺序,谓“水明楼者,取杜少陵‘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之句也”。是集另有日本江户时抄本。徐熥《晋安风雅》录其诗四十五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十二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七录其诗二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二十七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水明楼集》十四卷,“提要”云:“考徐熥《晋安风雅》,自荐夫之曾袓煃﹑祖达﹑父辅之与其兄价夫,皆以诗名,其家学渊源,固有所自。曹学佺为之序称其‘质癯而腹腴,语险而法中。虽目不涉诗书,迹不交山水,能使下帷之夫骇其博雅,好游之士推其韵致’,则过其实矣。”清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卷三六录其诗四十一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八录其诗一首,按云:“伯孺﹑幼孺兄弟,称诗品略相似。徐惟和(徐熥)《晋安风雅》有幼孺序,云‘非性灵不谈,脱饤饾如屣’,知其风旨所在矣。”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