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祚 |
释义 | 郭祚 (449—515)北朝魏大臣﹑文人。字季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少孤贫,涉历经史,习崔浩之书,尺牍文章见称于世。孝文帝初,举秀才,对策上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长兼给事黄门侍郎。从孝文帝南征,还为正黄门。从孝文帝至长安,过魏郭淮庙,孝文帝问世系,答云:“是臣七世伯祖。”帝以太牢祭淮庙,令撰祭文。孝文帝迁洛,祚赞助之,迁散骑常侍。孝文帝卒后,咸阳王禧等奏祚为兼吏部尚书。后出为瀛州刺史,转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入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迁尚书右仆射,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雍岐华三州诸军事,征西将军﹑雍州刺史。宣武帝末,领军于忠恃宠骄恣,祚遣子景尚说高阳王元雍,令忠出为州。忠闻而大怒,矫诏杀之。据《水经注·淄水》,祚为青州刺史时,郦道元有因官事游齐,与祚同石井赋诗言意。诗今佚。祚所为章表,见《魏书》本传,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