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德秀 |
释义 | 元德秀 (696——754)字紫芝,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阳),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后移居鲁山(今属河南)。少孤贫,事母至孝。开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始任邢州南和尉,因有惠政,黜陟使以至行上闻,补龙武录事参军。因家贫,求为鲁山令,世称“元鲁山”。秩满,退居陆浑山,以琴酒文咏自娱,门弟子云集。天宝十三载卒,年五十九,门人共谥曰“文行先生”。德秀师古道,性介洁质朴,乐天知命,名重当世。房琯见德秀,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尽矣。”(李华《三贤论》)李华兄事德秀,将其和萧颖士﹑刘迅合称“三贤”,撰《三贤论》颂其贤德。德秀善为文章,“与古同辙,自为名家”(李华《元鲁山墓碣铭》),《新唐书》本传称德秀“率情而书,语无雕刻”。所著《季子听乐论》﹑《蹇士赋》(见《旧唐书》本传)﹑《于𫇭子》(见《新唐书》本传)﹑《破阵乐词》(见《三贤论》)等作,均已失传。《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三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下﹑《新唐书》卷一九四本传,元结《元鲁山墓表》,李华《元鲁山墓碣铭》。(吴企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