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邹迪光 |
释义 | 邹迪光 (1550-1626)字彦吉,号愚谷。南直常州府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累官至湖广按察副使。年四十罢官,归里后卜筑锡山下,极园亭歌舞之盛,宾朋满坐,觞咏穷日,优游林下三十年。晚岁归心释氏,名其斋曰“调象庵”。卒于天启六年(1626),年七十七。能画山水,善音乐,喜研习音律,尤以诗名于一时,王世贞曾将其与皇甫汸﹑莫如忠﹑许邦才﹑周天球﹑沈明臣等列为“四十子”(《弇州四部稿续稿》卷三)。诗文著述甚夥,刊本亦多。现存嘉靖三十八年(1559)自刊本《愚公谷乘》四卷,文一卷,收记十一篇;诗三卷,收诗三百首。又万历十七年自刊本《羼提斋稿》八卷,收赋一﹑诸体诗二百余首,王世贞﹑屠隆序。又万历二十六年自刊本《天倪斋诗》十卷,收诗二百四十余首,邹迪光自序。又万历三十二年刊《郁仪楼集》五十四卷,内诗二十九卷,收其万历二十一年至三十年所作诗,计赋二﹑诸体诗一千四十余首;各体文十六卷,收其万历二十二年至二十九年所作各体文七十篇;书九卷,收尺牍一百篇;冯时可序。又万历自刊本《石语斋集》二十六卷,内诗十二卷,收诗九百首;文十卷,收各体文一百四十篇;书四卷,收尺牍一百四十八篇。又万历末自刊本《调象庵稿》四十卷,赋一卷﹑诗二十卷﹑文十二卷﹑书七卷,其自序云:“自《郁仪楼集》出后,更四载,而得诗千七十六首,文一百十九首,尺牍二百四十八首,合之为卷三十有九,而题曰《调象庵稿》。”实刊本为四十卷,有李维桢﹑汤显祖序。又天启元年(1621)自刊本《始青阁稿》二十四卷,是集所收为其晚年所作,诗十卷,收诸体诗五百八十余首;文十卷,收各体百余篇;书四卷,收尺牍一百四十余篇。又曾辑《文府滑稽》十二卷,有万历三十七年刊本。作佛家劝善之书《劝戒图说》不分卷﹑《太上诸仙法语补集》二卷,亦有万历十七年刊本。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仅著录《愚公谷乘》八卷﹑《文府滑稽》十二卷,未知何故?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八首,“小传”谓其“前后集三百余卷,连篇累牍,烦缛醲艳,无如其骨气猥弱,不堪采备。其文又不必置喙也”。又云:“彦吉之诗,优于元成(冯时可),点缀风雅,亦复可观。”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二录其绝句诗六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十三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郁仪楼集》五十四卷﹑《石语斋集》二十六卷﹑《调象庵稿》四十卷,“提要”云:“时王世贞已没,迪光欲代领其坛坫,然竟不能也……其诗文皆欲矫雕镌,翻成浅易,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深不满焉,特略取其绝句而已。”清顾光旭《梁溪诗钞》卷一〇录其诗二十一首。清周有壬《梁溪文钞》卷一一录其文四篇。清王直等《锡山文集》录其文六篇。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七上录其诗四首。生平见朱谋垔《画史会要》卷四﹑《(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