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邹容 |
释义 | 邹容 (1885—1905)原名绍陶,字蔚丹,一作威丹。四川巴县人。年十三,参与童子试,对考题不满,与考官顶撞,愤而离去。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被害,将谭氏遗像悬挂座侧,并题诗以示景仰。从成都吕翼文学,“与人言,指天画地,非尧舜,薄周孔,无所避,翼文惧,摈之”(章炳麟《赠大将军邹君墓表》)。二十七年,考取四川官费留学生,因愤世嫉俗,见忌于权势,被取消留学资格。次年,自费赴日留学,入东京同文书院学日语,开始写《革命军》。因对留学生监督姚文甫的不规行为不满,被迫回国。二十九年,于上海加入爱国学社。同年,《革命军》脱稿,并刊行。章炳麟为之作序,《苏报》刊登评介文章,揄扬此书。两江总督魏光焘命上海道查禁爱国学社及《苏报》,章炳麟与邹容被捕。邹容被判监禁两年,罚作苦工。三十一年,瘐死狱中。1921年,孙中山为表彰其功绩,追赠为陆军大将军。章炳麟称其文为“叫咷恣言”(《革命军·序》)。鲁迅以为晚清的诗文,“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坟·杂忆》)著有《革命军》。今人周永林又辑有《邹容文集》。生平事迹见章炳麟《赠大将军邹容墓表》﹑《邹容画像赞》(《革命军》附录)。(牛仰山)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