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邓士亮 |
释义 | 邓士亮 (生卒年不详)字寅候。湖广武昌府蒲圻(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九年(1604)举人,三十二年进士。两任州学正,转肇庆府推官,四十四年任肇庆府海防同知,兼理阳江知县事,曾与教谕邓全慎同修《阳江县志》。历南户部员外郎,榷扬州关税,又简放四川马湖府知府。信佛,崇祯九年(1636)曾铸观音大士铜象立于蒲圻西门外大沙洲。有杂著《屏史》前十七卷后四卷,现存崇祯八年刻本。卷前有邓士亮自叙两篇,前十七卷为各体诗文杂记,诸卷均有分类,如卷二“元夕﹑午日﹑七夕﹑九日”;卷三“品貌﹑声音﹑言语﹑笑﹑骂﹑妇女﹑美人”;卷九“饮酒﹑嗜味”;卷十一“鸟赋”;卷一七“英雄﹑豪侠﹑权智”等,每卷均各有所重。其中独卷一二至一四题为《白门剩草》﹑《绵州续草》﹑《龙湖小草》,亦诗文兼收。后四卷专评黄帝至陆九渊诸历史人物。诗文著述另有明末刊本《心月轩稿》十七卷,首有王思任《(心月轩稿序》,末龚之祥《心月轩稿跋》,内赋一卷收赋三篇;诗四卷收诸体诗三百三十首(卷三题为《峡州草》﹑卷四题为《绵州草》,卷五题为《瑞州草》);以下文八卷,收各体文含书牍凡八十余篇;卷一四题为《麈余》,内家训二十余则,卷一五为《俪语·天妃祠》,卷一六﹑一七各收杂著二篇。生平见《(康熙)武昌府志》卷八﹑《(道光)蒲圻县志》卷九。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